近段时期,疫情防控形势严峻,给我们的工作、学习、生活等造成了一定影响。面对疫情,除了做好科学地自我防护外,还要注重心理健康,避免焦虑、恐慌和抑郁等负面情绪趁虚而入。积极乐观的情绪、健康向上的心态,也是一种强大的免疫力。希望同学们都能做好“心”准备、“心”防护、拥有“心”健康,守护好自己的“心灵绿码”!

大学生情绪管理

一、产生情绪反应如何自我调控
1、正确认知:集体防疫方法是防止感染的重要途径,面对突如其来的居校隔离是必要的,出现相应的情绪反应也是一种自然反应,不要刻意压抑,要试着接纳。而且我们自己才是情绪的主人,不能让情绪影响学习和生活。
2、给自己一定的空间和时间,冷静一下,与其他同学聊聊自己的感受和他人的体会。
3、通过体育锻炼来宣泄自己的情绪,如散步、慢跑、俯卧撑等。
4、通过日记,记录下自己的心情变化。
5、告诫自己,不良的情绪不仅解决不了问题,还会伤害心身健康。
6、用一些积极的活动将注意力从愤怒情绪中分散出去,如读书、冥想,听听欢快的音乐等。
7、从辩证的角度来看待所处的环境,居校是为了自己的健康和他人的健康,这是责任和义务。并试着找找过度情绪反应的背后原因。

二、做好时间管理, 让居校生活充实起来

1、给每天要做的事情进行排序。
根据学习任务和事物内容和特点进行安排,凡事有轻重缓急,可以运用时间管理四象限,更精准地把时间利用起来。
第一象限:紧急又重要—优先解决立即做(如急迫的问题、有期限压力的计划、上网课…)
第二象限:重要但不紧急—制定计划再去做(如期末考试的准备、规划职业前程、发掘新机会…)
第三象限:紧急但不重要——授权别人去做(如骚扰电话、不必要的消息回复)
第四象限:既不紧急也不重要—少做或不做(如刷抖音、玩游戏,不必要的聚会,可做可不做的杂事)
排序过后,我们对每天的事物按四象限考虑,要做的事情填充到你的时间表中。
2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表
通常来说,人的大脑最多可以同时记住7件事情,其余事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模糊,我们需要按计划坚持行动。
a.将任务目标可视化,编制属于自己每周计划表,合理分配时间,把自己的任务目标详细地写入其中,越细致越好,这会让你始终觉得有的放矢。
b.分辨到底是“计划好了”还是“已完成了”,制定计划后,我们的大脑往往会产生一种对于工作、任务目标完成的满足感,这样的“错觉”就是我们产生“拖延症”的原因之一,因此我们要把计划和已完成的事物区分开来。
c.坚持规律作息,规律的作息才能有一个良好的身体体魄。早睡早起,规律用餐,保持良好睡眠,才能让你的免疫力得到充分发挥,防“疫”才会有备无患。
3、放松身心状态。
适度的娱乐和运动,不仅身体放松,还能调节心情,强身健心。娱乐、运动需要把控时间,切忌昼夜颠倒。

好了,同学们去规划自己居校防控的生活、学习吧,祝你心情愉悦地走过这段生活,并有所收获噢!
来源:心理健康服务中心
编辑:新媒体中心
审核:曾盛国


微信扫一扫
关注该公众号